《肌肉功能解剖》——胸小肌
1、附着点:起于第3~5肋,止于肩胛骨喙突。

2、功能:前伸和降低肩胛骨,上提第3~5肋。
3、神经支配:第5~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(C5~T1)。
4、功能解剖
胸小肌牢固附着于肩胛骨喙突,将肩胛骨束缚在胸廓前方。当体重或外力作用于前臂时,胸小肌有助于稳定肩胛骨前部。用手臂撑起身体时,胸小肌与前锯肌协同作用使肩胛骨紧贴身体。推离椅子站起或做俯卧撑推离地面时,肩胛骨的这种锚定作用是非常必要的。上述这些肌与锁骨下肌一起,维持着肩带的动力学稳定,并保持正常姿势。
胸小肌同样也是第二呼吸肌:通过固定肩胛骨和上抬第3~5肋,有利于扩展胸廓及增大胸腔容积。完成这个功能,胸小肌需与膈肌、肋间外肌、斜角肌、前锯肌、上后锯肌、下后锯肌和腰方肌一起协同收缩。所有这些肌都附着于胸廓,在用力呼吸时,可参与胸廓的扩张。胸小肌的过度使用和紧张可造成圆肩的姿态偏斜,常见于在身体前方从事重复性活动的人,比如利用电脑工作、驾驶、推和举重的人。
5、胸小肌触诊:患者仰卧,左肩稍外展。术者坐于左侧,术者左手拇指从患者左侧胸大肌外侧缘后方切入。
6、功能障碍:胸小肌紧张会出现圆肩;手臂上举时手麻,放下后不麻。
7、如果鉴别胸小肌或斜角肌紧张
胸小肌紧张:手臂上举时手麻,放下后不麻;仰卧时肩胛骨后方离床面较远;若动脉受压,出现手指青紫,发冷。
斜角肌紧张:手臂上举时手不麻,放下后麻;仰卧时喜欢手臂上举;若静脉受压,出现手指肿胀。